中國古代陶瓷器。
會展品牌與區域品牌的強強“聯姻”,奏響了中國陶瓷業發展的最強音!昨日下午,在國內乃至亞洲地區影響力最大、權威性最強的中國國際陶瓷工業展覽會,在陶瓷產量最大、陶瓷業綜合競爭力國內最強的“南國陶都”佛山,隆重舉行第17屆展覽會分會場的開幕式。國家有關行業協會的領導及市領導蔡河義、盧漢超、劉耿文、黃維郭、黃振輝、譚欽德等出席了開幕式。
本屆陶展會為期4日,主會場設在廣州,主要展示陶瓷機械以及相關陶瓷原料;分會場則分別設在佛山禪城區的華夏陶瓷博覽城和中國陶瓷城,以陶瓷產品的展示為主,匯集了全球100多個知名品牌。展覽由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筑材料行業分會、佛山市政府主辦,禪城區政府協辦。本屆陶展會實現三大突破:第一次在北京、廣州之外的第三地舉辦;第一次將陶瓷產品作為和陶瓷機械裝備、原料作為同等重要的內容大張旗鼓地納入展覽;第一次將展會和產業基地有機結合,體現了世界陶瓷會展業的發展趨勢。
在國際盛會上展示佛山陶瓷品牌TaOCi52.COM
市委副書記蔡河義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賀詞。他指出,當前,為響應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名牌帶動戰略的重大決策,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佛山陶瓷行業正在加快資源整合,已正式提出佛山陶瓷品牌化工程,制定了高于國家行業標準的佛山陶瓷質量標準和管理體系,一系列推廣工作已初見成效。相信本屆陶展會的成功舉辦,必將進一步拓寬眾多陶瓷企業的銷售渠道,有力地促進佛山陶瓷產業的更大發展,推動佛山陶瓷走向全中國、全世界。
據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理事長楊自鵬介紹,增設分會場,顯示了中國陶瓷產業飛速發展、蒸蒸日上的喜人面貌。本屆陶展會盛況空前,來自五大洲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家廠商代表濟濟一堂。
舞臺、擂臺和學習交流的良好平臺
國際陶瓷盛會展辦到家門口,滿足了產區企業就近參展的愿望,對佛山企業來說既是表演的舞臺,也是較量的擂臺,更是學習交流的良好平臺。南海恒發瓷質磚廠董事長羅健喜和佛山市尊利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廖玉恒,都是首次帶隊參加中國國際陶瓷工業展覽會。他們的企業以往也曾參加過國內其他地區舉辦的陶瓷展,但那些展覽檔次不高、影響力有限,因此參展效果都不理想。羅健喜表示,高水平會展辦到家門口,產品展示的組織工作容易做;該會展有品牌效應,客流量大,國際化概念強,可以廣交朋友,企業的展示效果好;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在高手林立、精品薈萃的情況下,更有利于吸收先進經驗、引進先進技術。廖玉恒強調,參加高水平會展,有助于增強品牌意識,提升產品檔次。他們都希望佛山能多舉辦這樣高水平的陶瓷會展。
為陶瓷產品出口歐洲開辟“綠色通道”
昨日,佛山市一批知名陶瓷企業與經銷商共簽定了37項、總額達26.9億元的成交合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華夏建陶研發中心與英國陶瓷研究協會簽訂合作協議,前者成為后者在中國唯一的認證機構。以往中國陶瓷產品要想出口歐洲,必須將樣板寄給英國陶瓷研究協會等相關機構進行檢測、認證,既費時又費事;今后國內陶瓷產品均可拿到佛山來檢測是否達到歐盟標準,合格者可在國內取得認證。該協議的簽署,無異于為國內陶瓷產品出口歐洲開辟了“綠色通道”。
佛山陶機主會場“搶鏡”
在佛山分會場,佛山陶瓷唱主角;在廣州主會場,“佛山制造”同樣十分“搶鏡”。佛山不僅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建筑衛生陶瓷產區,同時還是重要的陶瓷機械裝備產區,佛山市的科達、科信達、力泰等陶機巨頭和大鴻制釉等釉料巨頭均在廣州主會場設置展位,倍受國內外客商關注。
我國陶瓷機械裝備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全線引進,到目前可以全線輸出,佛山的陶機企業功不可沒。如國內第一臺陶瓷磨邊機、第一臺刮平定厚機、第一條陶瓷拋光線、第一臺釉面拋光機、第一臺3200噸壓磚機、第一臺4800噸壓磚機和第一條一窯一線配置的拋光線等,均出自佛山陶機企業之手。業內人士認為,乘本屆陶展會的東風,佛山乃至中國陶機的出口勢頭將更加迅猛。(責編/翟秀艷)
taoci52.com小編推薦
陶瓷業盛會 第十五屆中國(佛山)陶博會開幕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第十五屆中國(佛山)國際陶瓷及衛浴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陶交會”)于2010年4月18日至22日在佛山禪城區隆重開幕。
本屆陶交會由佛山市禪城區人民政府、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聯合舉辦,佛山市華夏陶瓷博覽城有限公司、佛山中國陶瓷城發展有限公司承辦,佛山市陶瓷協會協辦,華夏陶瓷博覽城?佛山國際會議展覽中心、中國陶瓷城與中國陶瓷產業總部基地三大承辦場館綜合總展示面積達30多萬平方米。18日上午在佛山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隆重舉行的開幕典禮引來陶瓷業界又一震撼場面。、
堪稱國內陶瓷行業的頂級盛會、佛山閃亮城市名片的佛山陶交會,歷年來以優秀的會展資源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采購商和經銷商,第十五屆陶交會更以超強的陣容、先進的產品和引領潮流的姿態再次強烈吸引世界的目光。國內外500多家企業齊齊參與,群雄逐鹿,充分體現了佛山“國際陶都”的地位。
從企業報名參展情況來看,非常踴躍積極,很多參展企業在上一屆陶交會舉辦時就已開始預訂本屆展位,新明珠、強輝、和美、個性、威臣、雅特、虹霖、金海鷹、泰和誠、阿拿吉、格里菲斯、大將軍、高格、逃逸軒、美之寶、意派衛浴、漢健、古騰堡、遠航、越山、雄創、歐羅馬等大批成熟品牌和新生力品牌企業積極參展,同時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體現了風格迥異、構思奇特的裝飾風格,更展現出科技與創意相融合的炫爛火花。
展館二樓的中國(佛山)陶瓷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將在展會期間舉辦浙江龍泉青瓷精品展、鎮江龍泉青瓷品鑒與收藏藝術講座、龍泉大師文化沙龍日等活動,展現一批青翠欲滴、風格多樣的龍泉青瓷精品的同時,更體現了中國現代陶瓷藝術文化的精髓!
為吸引更多的國內買家參加本屆陶交會,作為本屆展會的承辦方之一的佛山市華夏陶瓷博覽城有限公司將通過與佛山日報、佛山電視臺、禪城廣電中心、佛山電臺、各大陶瓷行業專業媒體、美國瓷磚雜志、陶瓷中國雜志等國內外媒體,還有搜狐網、中華陶瓷網等專業陶瓷網站合作,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擴大陶交會的影響力。同時,承辦單位對數萬名國內外采購商和全國各地陶瓷產區的負責人發出實名制的邀請,并通過海外電郵、網絡推廣及海內外展會宣傳等形式對陶交會進行宣傳推廣。
在眾人的熱切關注下,佛山陶交會促成了一個世界陶瓷新格局的悄然形成!
佛山陶瓷博弈頂級展會尋契機進國際
一年一度的意大利博羅尼亞世界陶瓷展上月開幕。佛山有多家陶瓷企業派團參與了這次盛會,他們有的是想拓展海外市場,有的則想學習先進技術與產品,還有的想通過交流學習找到企業發展之路。
佛山陶企謀海外合作
由于國內競爭越發激烈,很多佛山陶瓷企業將目光瞄準了海外市場,此次博羅尼亞世界陶瓷展也為佛山陶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很多陶企均是由掌門人親自帶隊參加,佛山簡一陶瓷董事長李志林就是親率總經理、產品開發總監、出口部經理及相關設計人員等。李志林介紹說,陶瓷展匯集了世界各地陶瓷業界精英,能夠汲取到許多精華的東西。
據悉,佛山陶企的產品在此次展會上大受歡迎,鷹牌陶瓷有關人士透露說,此次參展共簽約300多萬美元,比去年有了不小的進步。佛山簡一陶瓷的一款新產品單品種一次性訂單達200多個貨柜,并且在會上就與德國Metra超市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對方本月將來廠考察。
一些帶著“學藝”目的前往的企業更是表示在本次展會上開闊了眼界,使下一步的技術發展和產品開發有更清晰的脈絡,預計可于春節前推出一系列具有更高水平的新產品。
借展會走向國際市場
由于國內企業面臨的生存的敏感話題,很多企業也是希望通過展會看看自己同意大利一流企業的差距,從而尋找發展之路。一位剛回國的企業老總說,差距雖然還很大,但是近幾年來國內的陶瓷企業進步非常快,這種差距正在縮小。
佛山一些陶瓷界人士表示,我們應該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國內的陶瓷企業與國外,特別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陶企比較起來,整體水平相差仍然很大。這種差距是綜合性的,也是多方面的。
一位業內人士說,近幾年來,國內的陶瓷行業競爭愈來愈顯激烈,導致了很多大型的陶瓷生產企業不得不加大產品出口的力度,這標志著中國陶瓷企業開始以積極的態度進入及面對國際陶瓷市場的競爭。
十地喜迎佛山新一輪陶瓷產業轉移
這邊廂,是十余家翹首待嫁的南莊陶瓷企業;那邊廂,是來自全國十多個地區招商團的準新郎。近日,南莊陶瓷企業與國內陶瓷產區合作洽談會在“中國建陶第一鎮”的南莊舉辦,南莊數十家準備進行產業轉移的陶瓷企業家和來自湖北黃梅、江西高安、重慶秀山、廣東恩平沙湖、山西運城空港,江西萍鄉湘東、河北秦皇島盧龍、河南許昌紫云、湖北蘄春、江西宜豐、瑞昌等十多個地區的政府招商團齊聚一堂,爭相承接佛山新一輪的陶瓷產業轉移。
南莊陶瓷產業轉移按部就班
從05年的佛山陶瓷向我省西部轉移的西遷風潮到06年向中部省份的轉移風潮,如今,如此眾多的陶瓷產區聚集一起商談產業轉移大事,還是新娘子上花轎-頭一遭。據了解,按照佛山市有關整治工作要求,計劃對南莊轄區內的75家陶瓷企業,分門別類開展整治工作,重點整治“淘汰轉移”類企業。原則上將現有陶瓷企業的低端生產線全部搬離南莊:2008年1月1日前,完成第一批16家企業的關停工作;2008年底前,完成56家企業整治;2009年底前,完成全部陶瓷生產企業的整治工作,以達到“一年初見成效、兩年根本轉變”的目標。
據了解,南莊的陶瓷產業專項整治工作近期已取得了第一階段的重大突破,第一批16家陶瓷生產企業已經全部關停,宣告了南莊鎮陶瓷產業專項整治第一階段初戰告捷。在南莊,不少村都認識到陶瓷產業調整提升的重要意義,認為陶瓷產業整治是一次發展的機遇,紛紛希望通過這次整治,淘汰落后的陶瓷生產環節,改善生活和居住環境,引進高新產業和第三產業,發展城市經濟。據南莊村表示,該村將對原廠址徹底改造,改進經濟發展模式,以引進低能耗、無污染的新產業。整治中,溶洲、東村、南莊等村已經成功關停了一批高污染、低效益的陶瓷廠,引進了新的產業,土地價值升幅達50%。
向中西部省區轉移仍是大趨勢
眾所周知,20多年來,我國陶瓷產業一直以高能耗、高污染的方式發展,雖成為世界最大陶瓷生產基地,但卻以犧牲環境和資源、能源過度消耗為代價。
在新的政策形勢下,在土地、能源、原材料等市場資源的重新配置下,以及產業優化提升需要和節能減排工作推動下,佛山陶瓷產業正在進行著新一輪的轉移和戰略布局。
記者了解到,向中部省份發展中的三、四級城鎮遷移仍是佛山新一輪陶瓷產業轉移的大趨勢,譬如向四川、山東、江西、湖北、湖南等全國各地轉移。南莊從2002年建設華夏陶瓷城始,就拉開了陶瓷產業調整的序幕,一方面大力發展陶瓷會展、商貿物流、研發和企業總部等現代陶瓷服務業,一方面推動高能耗、高污染陶瓷企業的轉移。但大型陶瓷企業在新的地區,逐步改變了原來的粗放式發展,積極采用先進生產技術,更加注重環境保護,給投資地帶來了真正的實惠。譬如佛山新中源陶瓷在四川夾江、湖北當陽、湖南衡陽、江西高安、遼寧法庫等地區投資設廠,新明珠陶瓷在廣東肇慶、江西高安等地投資設廠,其中僅高安的投資就達20億元。兩家龍頭企業的投資同時帶動了大批企業進行轉移擴張。
從聚集到分散,從聚集到遷移,從低級到高級,從重視經濟利益到重視環境保護……佛山這個中國最大的建筑陶瓷產區正經歷著新一輪的歷史蛻變。這也是國內所有建筑陶瓷產區發展的必經之路。在又一輪的陶瓷產業調整過程中,政府推動,媒體宣揚,政策扶持,企業跟進的陶瓷戰略性轉移步伐將更加鏗鏘有利和利國利民。
中國頂級商務禮品榜陶瓷類提名名單
近年來伴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商務禮品增加了越來越多的時尚元素,一塊手表、一款電子類產品,都成為商務活動中首先的禮品。中國作為陶瓷發源地,陶瓷經常作為國寶往來與商務交往中,而越來越的陶瓷企業沖破家族式生產的束縛,走上了品牌化生產的道路。
陶瓷類(17個)
序號品牌名稱所屬企業
F01法蘭瓷·蝶舞景德鎮海暢法藍瓷有限公司
F02何氏官窯中國開封何氏北宋官窯研究中心
F03黑陶上海森曼禮品創意設計工作室
F04紅葉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F05環球陶瓷景德鎮環球陶瓷集團有限公司
F06精陶宜興精陶股份有限公司
F07九都品牌洛陽工藝美術陶瓷總公司
F08九龍珍瓷深圳市盛世昌南陶瓷文化有限公司
F09孔家鈞瓷·豐尊孔家鈞窯有限公司
F10苗家鈞瓷苗家鈞瓷有限公司
F11榮昌鈞瓷·旺瓶榮昌鈞瓷有限公司
F12汝寶齋汝州市汝寶齋汝瓷廠
F13蜀京榮北京市蜀京榮陶瓷工藝禮品商行
F14天工坊深圳天工坊琉璃有限公司
F15窯盛景德鎮窯盛陶瓷有限公司
F16藝佳陶瓷景德鎮藝佳陶瓷有限公司
F17御鈞齋·四龍盛世御鈞齋鈞瓷文化有限公司
福建瓷磚進駐佛山中國陶瓷城
“這個真像木地板!”記者昨天(7日)在中國陶瓷城看到,一些市民在一家福建瓷磚廠家設在該城的展廳里撫摸著一款瓷磚說。
福建晉江藤達陶瓷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不久前,福建約有10余家陶瓷企業決定來佛山設立展廳。當時的確有人表示過憂慮:佛山是我國最大的陶瓷產區,企業和品牌眾多,你們為何偏偏去人家家門口展銷?王先生說,福建企業目前的狀況是:福建的瓷磚一直在追趕佛山瓷磚,從質量、款式都越來越接近,但不少企業都打出產地佛山,因為福建瓷磚價格低。現在,福建部分企業希望做自己的品牌,希望讓市場更多地了解福建瓷磚。最好的辦法是到佛山,因為世界各地的人都會來佛山了解瓷磚的情況,來這里購買瓷磚或下訂單。
據王先生介紹,福建本地由于原料的特點,當地企業做仿古磚和瓷片比較多。記者在中國陶瓷城走訪的福建瓷磚展廳基本上都是仿古磚和瓷片,一些在佛山剛推出的新款式、新品種,比如金屬質仿古磚,這里也有。一家企業還將瓷磚或墻磚鋪貼到電視墻面,以便客戶“體驗式”購買。
中國陶瓷城譚小姐認為,從幾年前華東商家進入該城引起佛山業界震動,到現在福建產區悄悄進駐,沒有出現預期的震蕩,說明佛山陶瓷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越來越走向成熟,心理承受能力更強了。
佛山陶交會在中國陶瓷城圓滿謝幕
本報訊記者韋廉、宋百虎通訊員盤夢航報道:經過六天時間的緊張交易,10月20日,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協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和佛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陶交會在中國陶瓷城圓滿落幕。
本屆“陶交會”以國際化的辦展水平、專業的觀眾組織、高科技的服務水準煥發了國際會展的大家風范,成為了推動佛山經濟進一步發展的主力軍之一。本屆陶交會的300多家參展企業收獲成果豐碩,紛紛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商簽訂了售貨合同、長期合作意向書、品牌宣傳合同及獨家代理協議書等,三英、亞細亞等知名品牌的銷售額都達幾十萬美元,英皇衛浴的成交額更是達到了100多萬美元。據不完全統計,本屆陶交會交易額(含合同意向)共14.33億元人民幣,其中涉及出口貿易金額達9600萬美元,比上屆增長36%;而觀眾人數也接近4萬人次,其中外商1.8萬人次,外商主要來自意大利、西班牙等陶瓷強國以及美國、澳大利亞等歐美、澳洲和中東的陶瓷進口大國。
陶交會期間,美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際知名專家和中國本土一流大師聚集第二屆現代陶瓷國際策略研討會,就“中國企業如何進入美國”、“現代陶瓷工業設計與運用”、“中國陶瓷的產品設計如何與國際建筑設計接軌”等主題作了精彩演講,率先帶領中國陶瓷企業打開了通往北美市場的大門。而德國阿爾諾櫥柜、香港森美櫥柜、吉事多等櫥柜產品的首次現身,也成為本屆陶交會的一大看點:馬賽克、仿古磚以及環保抗污的瓷磚衛浴產品作為今年陶交會的主角,最受客商的青睞。
市場為產品創新導向,新中源陶瓷在博覽會上強勢推出他們的“超潔亮”技術,具有行業首創的革命性意義。據新中源講解人員現場講解,“超潔亮”拋光磚超級防污,歷久耐磨,不但光澤度高,防滑性好,而且有效殺菌,功能獨特。無論水性筆、油性筆、毛筆墨水、鋼筆墨水,在“超潔亮”拋光磚上都是一擦而凈,其綠色、環保的特性讓人一目了然,“超潔亮”成為陶博會上的最大亮點。
在陶博會上,記者還發現了一種十分特別的陶瓷產品,那就是花草式瓷磚,每一塊瓷磚的表面都是花草的圖案,令人耳目一新。據介紹,這種花草式瓷磚名為“綠奧花”品牌,非常適用于幼兒園、學校、公園、廣場、花園、市政工程、室內裝飾等配套工程使用。據該公司一位銷售負責人說,這種瓷磚鋪在北方的公共空間,下雪后人們掃完雪,呈現出來的卻是一整片的“綠草茵茵”,仿佛是春天來了,讓人過目不忘,所以銷售勢頭很勁。
佐佐木正治:在深圳生產世界頂級陶瓷
人物印象
現年58歲的佐佐木正治不太像日本人。他身材高大,走起路來很像電影演員高倉健。1971年從京都外國語大學西班牙語學科畢業后,他進入日本陶器株式會社(現NORITAKE公司)。NORITAKE公司成立于1904年,位于日本名古屋,是日本也是全世界頂級陶瓷制造商。佐佐木從這個公司的海外營業部業務員做起,一干就是35年。作為NORITAKE高層管理團隊的核心成員,他到過68個國家,與世界一流的陶瓷企業頻頻過招。他告訴記者,盡管中國是陶瓷的故鄉,然而,客觀地說,在過去較長的歲月里,中國陶瓷與世界頂級陶瓷之間水平相距甚遠,幾乎沒有什么品牌能夠成為NORITAKE的對手。
“奇跡正在我們的眼前出現!”連他自己也不曾想到,世界陶瓷行業的版圖,正以前所未有的勢頭快速改寫——沉寂百年的中國陶瓷行業枯木逢春、新枝競發。這使得他從NORITAKE退休時,謝絕了歐美企業的邀請,選擇了剛剛建好3年的永豐源深圳工廠。他告訴記者,邀請他加盟的企業中,永豐源是最小的,但卻最具挑戰性,最不可限量。選擇它,是由于自己“懷著見證奇跡的夢想”,對永豐源成為世界一流的陶瓷企業滿懷期望。
近日的一個上午,記者在深圳永豐源公司對他進行了專訪。
只有夕陽企業沒有夕陽產業
記者:陶瓷在深圳不是一個大的產業,您是怎么想到來深圳的一家陶瓷企業當CEO的?
佐佐木正治:可能是因為有緣吧。我是經朋友介紹和永豐源劉權輝董事長相識的。但從認識他開始,我就被他的創業激情深深吸引了。經營企業,最需要的是激情,沒有上進心什么也做不好。我相信他是一個很好的董事長,于是決定到深圳他的公司來看看。
在我的印象里,中國的陶瓷工廠都是冒著黑煙、污水遍地,工人們在惡劣的環境中工作。然而,到了永豐源讓我大吃一驚。我沒想到中國會有這么好的陶瓷工廠,花園一樣的廠區,使用的設備很好,沒有污染。工廠里的管理者和從業人員都很年輕。從工廠門口往里看,首先看到的是一塊巨大的標語:爭創世界第一!這讓我感到這個企業不同尋常。客觀地講,永豐源成為世界第一的目標還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它敢于提出這樣的目標,并且每天朝著這個目標奮進,這讓我非常感動。我于是接受了劉權輝董事長的邀請,愿意到他的企業工作。
記者:人們總說陶瓷是“夕陽產業”,您怎么看?與國外相比,你認為中國陶瓷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么?
佐佐木正治:只有夕陽企業,沒有夕陽產業。中國的陶瓷行業發展很好,陶瓷產量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但這不等于說沒有問題,相反,中國陶瓷業的發展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盡管中國陶瓷的出口量增長很快,但很多是以OEM等形式,中國自己的陶瓷出口價格較低。中國陶瓷的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90%,但價值卻不到世界陶瓷總價值的1/10。相反,國外的陶瓷總產量只有世界的1/10,但價值是全世界的90%。這就是差距,而且還很明顯。
陶瓷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記者:中國陶瓷業急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佐佐木正治:中國陶瓷產業面臨的問題是結構性的,大量的低端產品產能過剩,而國際市場極缺的高端產品卻產能不足。隨著中國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中國的陶瓷產業正在快速發展,中國正在成為全球陶瓷業產能轉移的重要基地。然而,恕我直言,中國陶瓷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高產量、高消耗、低效益。中國陶瓷企業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盡快提高研發能力。中國不少陶瓷企業的生產工藝只相當于日本30年前的水平,生產以手工、半機械化工藝設備為主,極大地限制了產品質量的提高。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提升整個產業的科技水平。我很欣賞中國政府提出的循環經濟政策,陶瓷產業要發展,一定要靠技術創新,走低能耗、低污染和高附加值道路。永豐源最近拿到深圳高新技術企業相關證書,這讓我感到高興,陶瓷行業最需要的是提高技術創新能力。
好的管理從廁所抓起
記者:您對深圳的陶瓷產業發展有何建議?
佐佐木正治:陶瓷雖然是傳統產業,但卻面臨著嶄新的發展機遇。中國的陶瓷行業從這個意義上說,是朝陽產業,大踏步發展才剛剛開始,深圳發展陶瓷產業前景遠大。
考察一個企業管理的好壞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先看一下它的廁所。這不是說日本人對廁所有什么偏愛,而是說明日本企業對細節的重視。做陶瓷最重要的是品質,品質要靠精細的制度來管理。作為CEO,我的工作首先從廁所抓起。深圳永豐源只有3年的歷史,在精細化管理、企業內部運行平臺、現代企業制度等方面,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現代企業、先進的企業,不只表現在一流的廠房和設備,更重要的是有先進的制度保障和國際化的廣泛聯系。我會盡快建立先進的運營體系,借助自己在世界最先進陶瓷企業的經驗,幫助其建立與世界同行、行業協會以及國際市場的聯系,加快其成為一個國際化企業。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幫助它在國外上市。中國一定能出現全世界第一流的陶瓷品牌,深圳的永豐源正大步邁向這個目標。
一個盤子的利潤高過一臺彩電
相關新聞
1993年,深圳市永豐源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權輝去沙特阿拉伯推銷陶瓷。當地一家陶瓷經銷商毫不客氣地對劉權輝說:“我們只購買日本的陶瓷產品,不買中國的產品,中國的陶瓷產品都是垃圾。”這個經銷商的話,讓自尊心極強的劉權輝深受刺激。他當時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超過日本企業,生產出令世人刮目相看的陶瓷產品。9年后,靠推銷陶瓷起家的劉權輝,傾其所有積蓄,投資2億多元在深圳建起了自己的工廠。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日本的NORITAKE當作自己學習的榜樣,并邀請該公司的總裁、高管和技術專家到工廠交流,借鑒世界一流品牌的經驗,快速提高自己的品牌和質量。
永豐源的建成投產,不僅改寫了深圳沒有陶瓷生產的歷史,更重要的是其通過高新技術的引進與應用,使得陶瓷這一傳統產業得以升級,當高度自動化大幅提高產能的同時,也極大地拓展出豐厚的利潤空間。傳統陶瓷多以煤炭為燃料,而永豐源只使用清潔能源。深圳市有關部門專門立項,協調深圳燃氣集團與其合作投資500萬元,在廠里建起全市第一家工業液化天然氣供應站,直接將天然氣輸送到各生產線。由于采用了世界最先進的重復利用技術,能源燃燒利用率接近百分之百。同時,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瓷、廢胎粉碎后也全部回收,做到了原料“零損耗”、“零排放”。
除了清潔生產,這家陶瓷企業還堅持不懈自主創新,以此增強綜合競爭力,使產品迅速名揚海外。永豐源董事長劉權輝告訴記者,在全套引進德國、日本等國家的世界陶瓷領域最前沿設備和工藝的基礎上,永豐源通過自主創新,使其制陶工藝實現跨越式突破,成為全國最早成功使用5.5小時快速明焰無匣燒成技術的企業。公司平均每天開發1.5件新器型,設計出3個以上新花面,是國內少數有能力生產國際頂級陶瓷產品的企業之一。
自主創新還在于對國際資源的充分整合。永豐源通過使用新西蘭的高嶺土、英國的骨碳、日本的釉料、德國的顏料和金膏、中國臺灣的石膏等原材料,聘請國際品牌專家擔任市場顧問等方式,大大加快了傳統企業的國際化進程。日本的Noritake、英國的Royaldoulton等國際品牌商家慕名而來,與其建立緊密合作關系。永豐源陶瓷已經成為東南亞、中東、歐洲等地王室的專用品。永豐源針對高星級酒店特制的高檔陶瓷,因品質極佳,所以定價雖高卻依然供不應求。永豐源的產品95%出口中東、歐美等地高端市場,銷售一個盤子的利潤甚至高過銷售一臺彩電。(劉洪恩)
發達國家壟斷高檔瓷器
資料鏈接
發達國家由于勞動力成本高,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通過國內工業結構調整,以在發展中國家建立陶瓷工廠的方式,把本國的陶瓷工業逐步向其他國家轉移。目前世界日用瓷總產量80%集中在中國、東南亞及東歐等發展中國家,這部分產量的產品主要為中低檔陶瓷,在國際市場競爭中靠成本領先取得價格優勢,幾乎沒有品牌價值。而真正高質量、高附加值的陶瓷產品,仍集中在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其中日本的Noritake的骨瓷、英國皇家道爾頓的骨灰瓷、德國羅森塔爾的硬質瓷代表當今世界生產的最高水平,牢固控制著國際高檔瓷市場的份額。Noritake除了生活陶瓷外,工業陶瓷、用于電子芯片等部件的高技術高附加值陶瓷產品增長迅猛。(劉洪恩)
佛山“個性陶瓷” 獲中國專利優秀獎
第十一屆中國專利獎日前揭曉,佛山市個性瓷磚有限公司陳滿堅發明的“一種鍍金屬拋釉陶瓷制品及其制作工藝”成為本屆佛山惟一一個獲中國專利優秀獎。
本屆中國專利獎是我國頒布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以來的首次評獎。評獎標準不僅強調項目的專利技術水平和創新高度,也注重專利技術在市場轉化過程中的運用情況,同時還對專利的保護狀況和管理情況提出要求。
“我們的專利技術運用獨創的新型制作方法,能夠將技術、藝術、文化和現代生活實用元素充分體現,使建筑陶瓷能兼容石材、玻璃、瓷磚等的優點,”陳滿堅說,由于專利技術的運用,使陶瓷制品升級為具有獨特質感和立體感的新型高檔裝飾材料,推出市場后很快被應用于國內外高端建筑裝飾上,為建筑陶瓷走藝術化、裝飾化道路開拓了廣闊的前景。
而這一發明專利的產業化,也使得實施企業佛山個性瓷磚公司獲得跨越式發展,從5萬元起家,短短幾年發展到年產值達3500萬元,并以核心、穩定的專利打造專利聯盟,形成在國內外市場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和品牌。
陶瓷知識頻道為陶瓷網重要內容組成部分,我們精選的《佛山喜迎中國陶瓷頂級盛會》內容由編輯撰寫而成,希望您對我們的《佛山喜迎中國陶瓷頂級盛會》一文感到滿意,如需瀏覽更多專題請訪問:中國古代陶瓷器